close

好眼熟的名字啊…
原來這位傳奇性的老師現在去義守了^^"
不過…爆滿…真的有嗎:S?

套句同學的評語…

『他根本就是共產黨!!』XD




人物列傳/義守大學老師劉聿新 將歷史帶入生活

【東森新聞報 記者趙沛淼/高縣報導】



曾一度以「共產主義思想」課程引爆學生話題,同時獲得大學生的密切關注,每學期都是學生爆滿修課的義守大學通識中心老師劉聿新,將歷史帶入生活,宣傳古人倫理觀念不遺餘力,在功利主義盛行的社會教育中甚為難得。

身為通識中心老師之一的劉聿新,曾在中山大學通識教育校務,並獲選全國評鑑第一名的佳績,而現今因義守大學通識中心主任沈季燕熱情邀約,前往義守大學繼續擔任通識中心教職,共同為通識教育而努力。

劉聿新老師過去曾開設過「中國共產黨史」,曾發生學生質疑其在課堂上批評時政,並夾雜共產思想的趣事。

他表示,中國共產黨史只是一段過去的歷史,因為有這段歷史方可繼往開來,並間接影響現今政治、經濟、社會的繁榮,值得學生省思。

關於上課方式,劉聿新要求甚嚴,不僅上課每堂點名,且要求學生在課堂上不可任意翻閱其他課外書籍,儘管如此,劉老師的課堂仍是爆滿。

學生表示,劉老師的課程內容豐富,不僅淺談古今中外的歷史,更能將歷史文化、傳奇小說融合為一,帶入現今社會中,並解剖現今社會的生態。

針對倫理觀念的教育方面,劉聿新老師表示,現今社會倫理關係式微,然而也絕非能用過去的倫理可以套入現今的社會關係,因為現今「父慈子孝」的觀念薄弱,只能以身分的轉換去取得彼此的倫理關係,如同是他的身分是通識中心的老師,更是名為「劉聿新」者,而一踏入校園,為學子教書,他便成為老師。

又說,老師與學生之間應存有「尊師重道」的互動關係,然而走出校園外,他便是劉某人,藉由身分轉換而達到關係的建立,是現今社會可維持倫理的方式,也不需要時時刻刻背負著倫理的枷鎖。

在大學主攻歷史學系,並在研究所專攻政治學的劉聿新老師,畢業後曾在中國時報擔任編輯,在輾轉從事教職工作,歷經許多不同的工作領域,因此學習範圍極廣。

他表示,學生若學有專精,對於社會工作實務只有扣分效果,因此他大力推廣通識教育,讓學生從事本科系的研究之餘,也可藉由通識課程,達到學生多元學習之目的,並能在社會上學以致用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ukyo 的頭像
    ukyo

    ukyo's浪漫工程進行中

    uk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